GWAS发现帕金森氏症的两个新位点-国内聚焦-资讯-生物在线

GWAS发现帕金森氏症的两个新位点

作者:上海卡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1-06-28T00:00 (访问量:1624)

摘要: 来自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纳米材料可控制备应用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在唐芳琼研究员的带领下,在研发新型纳米生物材料的同时一直致力于纳米载体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学效应研究。近期他们在不同形貌介孔二氧化硅的体内行为方面的研究又取得了新进展。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ACS nano》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纳米材料可控制备应用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在唐芳琼研究员的带领下,在研发新型纳米生物材料的同时一直致力于纳米载体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学效应研究。近期他们在不同形貌介孔二氧化硅的体内行为方面的研究又取得了新进展。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ACS nano》杂志上。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极高的载药量和可控释放行为,又可以作为一种多功能化的平台,在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已表现出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有望成为新一代的药物载体。然而,无机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重要障碍。研究纳米载体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学效应,对解决无机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健康及环境问题和推动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研究形貌对介孔二氧化硅体内行为的影响,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不同长径比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并选取长棒和短棒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材料,研究了它们静脉注射后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分布、排泄途径和生物安全性。研究发现,形貌和表面性质共同影响静脉注射的介孔二氧化硅体内的代谢分布和排泄。两种材料主要分布在肝脏,脾脏和肺脏,都可以快速从尿液和粪便排泄。形貌不仅改变介孔二氧化硅在肝脏、脾脏和肺脏等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也影响介孔二氧化硅经尿液和粪便从体内排泄的速度。同时,临床使用剂量的两种形貌的介孔二氧化硅在体内均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指导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以及非球形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审稿人认为,该研究“关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并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如果分布和代谢问题能被解决,这些材料最终可用于临床的成像和治疗”。

该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此外,不久前该研究室在酶生物传感器研发中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称他们开发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可实现对乳酸脱氢酶(LDH)及血清中葡萄糖浓度的快速、高效检测。此方法拓展了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为开拓生化检测分析的新途径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验和理论基础,促进了酶生物传感器的实用化发展。与该研究成果相关的2篇论文相继发表在国际电化学与传感器领域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杂志《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相关工作已申请2项中国发明**。

生物通:何嫱)

作者简介:

唐芳琼

研究员,197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唐芳琼教授是国际知名纳米材料科学家,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思想,已经成为科技人员开展研究的基础理念,对纳米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领导的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按需设计可控制备纳米材料,致力于应用在分子电子学的器件组装,纳米生物医药的高靶向和控制释放两大方面,从2000年起,领导团队负责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10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6项, 其中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创新基地项目3项,北京市基金项目3项。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研究,多次应日本东京理科大学著名胶体界面化学专家今野纪二郎和北原文雄教授聘请进行尺寸、结构和形貌可控纳米颗粒的合成合作研究,1992-1994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化学工程系特聘研究员,1996-1997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化学工程系客座副教授。2000-2001应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邀请,合作研究光子晶体的纳米复合基础材料。1998年以前,在江龙院士领导的的团队作为主要 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重大基金项目"分子器件基础研究",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分子电子学”的研究。在胶体与界面领域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奖励: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和化学科学部评审专家,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 Advanced Materials, Small,Langmuir, Biosensor & Bioelectronics,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Macromolecules,中国科学,无机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化学进展,过程工程学报等杂志审稿人。发表SCI、EI文章130余篇,发明**70余项(已获授权55项),国际发明**2项。

主要研究领域:

从事物理化学,胶体和界面化学,纳米材料可控制备与组装,分子电子学,纳米生物医学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生物通

上海卡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商家主页

地 址: 上海市杨浦区民京路658

联系人: 陈小姐

电 话: 13788942867

传 真:

Email:13788942867@126.com,kanubio@126.com

相关咨询
ADVERTISEMENT